文字处理 | office快递 | 公文课堂 | 名篇佳作 | 商务英语 | 英语欣赏 | 法律法规 | 法律文书 | 商务礼仪 | 职场礼仪 | 人在职场 | 时尚生活 | 办公软件 | ||
综合应用 | 工作手记 | 实用范例 | 写作知识 | 商务写作 | 休闲英语 | 地方法规 | 法律知识 | 外事礼仪 | 各国礼仪 | 饮食男女 | 休闲驿站 | 工具软件 |
一、公报的概念
公报是公开发布重大事件或重要决定事项时使用的文种。
公报是一个十分庄重、严肃的文种,因为它的使用者是党和国家机关,内容发布的是需全国广大人民群众周知且国内外所关心的重大事件或重大决策,一经发布,就将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二、公报的写作要点
公报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日期几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写法,一般有三种:一是写明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和文种,即写出完整的标准式的公文标题。二是写明发文机关和文种,省去发文事由,如《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三是只写明文种,省去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如《公报》、《新闻公报》、《联合公报》、《联合新闻公报》。
(二)正文。正文是公报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其写法应视公报内容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写法是:首先,十分简明扼要地写明制发公报的原因或理由,开门见山。比如,新闻公报的开头首先写明新闻的主要事实,类似新闻导语的写法;会议公报的开头首先写明在什么时间、地点召开了什么会议,等等,使人一读就知道公报说的是什么内容。其次,写明公报的事件、决定。这是正文的写作重点。通常是分项分点逐一叙述,观点要鲜明、准确,文字要简练、有力。最后,结尾写明希望、要求或号召。但是,有不少公报没有这类结尾,在上面把有关事件、决定写完了也就完了。
(三)落款。即在正文之后的右下角写明制发公报的机关名称。如果在标题中写明发文机关,在此可以省去落款。
(四)日期。即在落款下面写明制发此公报的年、月、日。有的公报却把日期写在标题的下面,在此就不必再写了。
三、公报的写作要求
(一)在写公报时要注意公报内容的真实、准确性。
(二)要注意从正面进行宣传。
(三)注意结构明晰,层次清楚,文字简练。
新闻公报
公报根据其内容和使用习惯,一般可分为新闻公报、会议公报、外交公报和专题公报。专题公报又包括国家统计机关发表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气象部门的气象公报、水利防汛部门的汛情通报等。
新闻公报是就国家和党政机关的某一重大活动、事件或问题所发布的带有新闻性的文件;新闻公报往往由新闻机关在新闻媒介上公之于众,它的阅读范围没有限制,要求具有新闻的及时性和真实性,所以,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新闻性公文。
有时两国政府共同发表的外事公报也采用新闻公报的形式。
【范例】
新闻公报
1964年10月16日15时(北京时间),中国在本国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实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中国核试验的成功,是中国人民加强国防、保卫祖国的重大成就,也是中国人民对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重大贡献。
中国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科学工作者和从事国防建设的一切工作人员,以及全国各地区和各部门,在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辛勤劳动,大力协同,使这次试验获得了成功。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向他们致以热烈的祝贺。
会议公报
会议公报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或单位在召开重要会议后公开发表的一种文件。会议公报是公报的一种,应用范围比较专一。
【范例】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摘要)
(1993年11月14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央委员182人,候补中央委员128人。有关负责同志54人列席了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共五十条,分十个部分: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二、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四、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五、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七、深化对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八、进一步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
九、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奋斗。
全会认为,《决定》把党的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90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必将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全会认为,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经过十五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展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年初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蓬勃发展,社会政治稳定。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内国际的有利时机,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环节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全会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开创性的伟大事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决定各项改革措施取舍和检验其得失的根本标准。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相互促进,相互统一;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重视群众切身利益;实行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统揽全局,把更大的精力集中到加快改革上来,当前要紧紧抓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和金融、财税、计划、投资、外贸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制定具体方案,采取实际步骤,取得新的突破。
全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的坚定性和自觉性。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斗争,切实抓好廉政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同心同德,锐意改革,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统计公报
统计公报是一种专题性公报,是用于国家和政府统计机关发布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情况的一种公文。我国统计部门发表这类公报时通常以年度(或半年度)为计数的时间单位。地方的统计公报一般不对外,只在地方报刊发表。
【范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节选)
(1991年2月22日)
1990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贯彻执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供需矛盾有所缓解,农业喜获丰收,主要比例关系有所调整, 物价得到有效控制, 国际收支状况改善。整个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促进了政治和社会的稳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果。初步统计,全年国民生产总值17400亿元,比上年增长5%;国民收入14300亿元,比上年增长。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产成品积压增多、经济效益下降,财政困难加剧,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1.农业
1990年,各地重视农业,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落实“科技兴农”措施加之自然气候条件适宜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全年农业总产值7738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种植业产值增长8.3%,林业产值增长2.2%,牧业产值增长5.9%,副业产值增长3.4%,渔业产值增长6.7%。
主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增产。粮食总产量43500万吨,比上年增长6.7%,再创历史新水平,棉花、油料和糖料生产大幅度增长,蔬菜、水果生产又获丰收。但1990年农业丰收并不表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已经稳定在一个新的水平。
工业
(略)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未包括台湾省。
(2)各项总产值约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3)各项指标对比的基数,除年末人口数按第四次人口普查数作了调整,固定资产投资按新的商品房统计数作了调整外,其余均为(中国统计年鉴)发表的正式统计数。
(4)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30元,其自产自用产品价格是按原定的国家牌价计算的,与历年资料可比,如改用合同定购综合平均价计算,则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8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