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处理 office快递 公文课堂 名篇佳作 商务英语 英语欣赏 法律法规 法律文书 商务礼仪 职场礼仪 人在职场 时尚生活 办公软件
综合应用 工作手记 实用范例 写作知识 商务写作 休闲英语 地方法规 法律知识 外事礼仪 各国礼仪 饮食男女 休闲驿站 工具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 » 写作在线 » 名篇佳作 » 中国文化之精神 1932 年
中国文化之精神 1932 年
  •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0-11-23 11:38:12 来源:网鹿在线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
[导读]我认为,如果我们了解中国文化之精神,中国并不难懂。

      我认为,如果我们了解中国文化之精神,中国并不难懂。一方面,我们不能发觉支那崇拜者梦中所见的美满境地,一方面也不至于发觉,如上海洋商所相信中国民族只是土匪流氓,对于他们运输入门的西方文化与沙丁鱼之功德,不知感激涕零。此两种论调,都是起因于没有清楚的认识。实际上,我们要发觉中国民族为最近人情之民族,中国哲学为最近人情之哲学,中国人民,固有他的伟大,也有他的弱点,丝毫没有避远玄虚难懂之处。中国民族之特征,在于执中,不在于偏倚,在于近人之常情,不在于玄虚理想。中国民族,颇似女性,脚踏实地,善谋自存,好讲情理,而恶极端理论,凡事只凭天饥本能,糊涂了事。凡此种种,颇与英国民性相同。西塞罗曾说,“理论一贯者乃小人之美德”。中英民族都是伟大,理论一贯与否,与之无涉。所以理论一贯之民族早已灭亡,中国却能糊涂过了四千年的历史。英国民族果能保存其著名“糊涂度过难关”之本领,将来自亦有四千年光辉历史无疑。中英民性之根本相同,容后再讲。此刻所要指明者,只是说中国文化,本是以人情为前题的文化,并没有难懂之处。
      尚使我们检查中国民族,便可发见以下优劣之点。在劣的方面,我们可以举出,政治之贪污,社会纪律之缺乏,科学工业之落后,思想与生活方面留存极幼稚野蛮的痕迹,缺乏团体组织团体治事的本领,好敷衍不彻底之根J 陛等。在优的方面,我们可以举出历史的悠久绵长,文比的统一,美术的发达(尤其是诗词、书画、建筑、瓷器),种族上生机之强壮、耐劳、幽默、聪明,对女士之尊敬,热烈的爱好山水及一切自然景物,家庭上之亲谊,及对人生目的比较确切的认识。在中立的方面,我们可以举出守旧性、容忍性、和平主义以及实际主义。此四者本来都是健康的征点,但是守旧易致于落伍,容忍则易于妥协,和平主义或者是起源于体魄上的懒于奋斗,实际主义则凡事缺乏理想,缺乏热诚。统观上述,可见中国民族特征的性格大多属于阴的、静的、消极的,适宜一种和平坚忍的文化,而不适宜于进取外展的文化。此种民性,可以“老成温厚”四字包括起来。
      在这些丛杂的民性及文化特征之下,我们将何以发见此文化之精神,可以贯穿一切,助我们了解此民性之来源及文化精英所寄托?我想最简便的解释在于中国的人文主义,因为中国文化的精神,就是此人文主义的精神。“人文主义”含义不少,讲解不一。但是中国的人文主义(鄙人先立此新名词)却有很明确的含义。第一要素,就是对于人生目的与真义有公正的认识,第二,吾人的行为要纯然以此目的为指归。第三,达此目的之方法,在于明理,即所谓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即儒家中庸之道,又可称为“庸见的崇拜”。
      中国的人文主义者,自信对于人生真义问题已得解决。自中国人的眼光看来,人生的真义,不在于死后来世,因为基督教所谓此生所以待毙,中国人不能了解;也不在于涅架,因为这太玄虚;也不在于建树勋业,因为这太浮泛;也不在于“为进步而进步”,因为这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人生真义这个问题,久为西洋哲学宗教的悬案,中国人以只求实际的头脑,却解决的十分明畅。其答案就是在于享受淳朴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快乐,(如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等)及在于五伦的和睦。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或是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村前,这样淡朴的快乐,自中国人看来,不仅是代表含有诗意之片刻心境,乃为人生追求幸福的目标。得达此境,一切泰然。这种人生理想并非如何高尚(参照罗斯福氏所谓“禅精力竭的一生”) ,也不能满足哲学家玄虚的追求,但是却来得十分实在。愚见这是一种异常简单的理想,因其异常简单,所以非中国人的实事求是的头脑想不出来,而且有时使我们惊诧,这样简单的答案,西洋人何以想不出来。我见中国与欧洲之不同,即欧人多发明可享乐之事物,却较少有消受享乐的能力,而中国人在单纯的环境中,较有消受享乐之能力与决心。
      此为中国文化之一大秘诀。因为中国人能明知足常乐的道理,又有今朝有酒今朝醉,处处想偷闲行乐的决心,所以中国人生活求安而不求进,既得目前可行之乐,即不复追求似有似无疑实疑虚之功名事业。所以中国的文化主静,与西人勇往直前跃跃欲试的精神大相径庭。主静者,其流弊在于颓丧潦倒。然兢兢业业熙熙攘攘者,其病在于常患失眠。人生究竟几多日,何事果值得失眠乎?诗人所谓共谁争历月,赢得鬓边髯。伍庭芳使美时,有美人对伍氏叙述某条铁道造成时,由费城到纽约可省下一分钟,言下甚为得意,伍氏淡然问他,“但是此一分钟省下来时,作何用处?”美人膛目不能答复。伍氏答语最能表示中国人文主义之论点。因为人文主义处处要问明你的目的何在,何所为而然?这样的发问,常会发人深省的。譬如英人每讲户外运动以求身体舒适,英国有名的滑稽周报Punc 卜却要发问,“舒适做什么用”? (fit for what?) (原双关语,意为“配做什么用?" )依我所知这个问题此刻还没回答,且要得到圆满的回答,也要有待时日。厌世家曾经问过,假使我们都知道所干的事是什么,世上还有人肯去干事吗?譬如我们好讲妇女解放自由,而从未一问,自由去做甚?中国的老先生坐在炉旁大椅上要不敬的回答。自由去婚嫁。这种人文主义冷静的态度,每易煞人风景,减少女权运动者之热诚。同样的,我们每每提倡普及教育,平民识字,而未曾疑问,所谓教育普及者,是否要替逐日邮报及Beaverbrook 的报纸多制造几个读者?自然这种冷静的态度,易趋于守旧,但是中西文化精神不同之情形,确是如此。
      选自《 大荒集》 

作者简介:林语堂1895 一1976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曾留学欧美,汉语、英文掌握得都非常好,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双语作家。“幽默”译名的首创者。自20 年代起,运用幽默手法开展对旧文化、旧思想的斗争,创造了辛辣犀利的“语丝体”散文。他所创办的杂志《 论语》 、《 人间世》 、《 宇宙风》 等都曾介绍过西方幽默作品,为30 年我国幽默文学运动的形成酿造了适宜的氛围。他在创作过程中渐渐形成了以“闲适、淡泊”为特点的林语堂式风格的幽默。《 中国文化之精神》 ,通篇围绕“中国文化之精神也就是人文主义精神”这一论点,对中西文化之优劣进行类比,用语温恬,充满调侃味道,字里行间真实而深沉地透露出宁静达观的幽默感,并使人感受到他炽热的爱国之情。最后,他针对中国文化主静不求动的弊病,列举几个例子,独具匠心地把听众推入幽默的高潮境界,人们为之哑然失笑。在《 论读书》 中,他不仅提出光凭兴趣出发的读书观,同时还对强求划一的教育制度进行嘲讽。生动形象的实例,简短谈谐的议论,充分表达出他对人生“我行我素,听任自由”的幽默见解。《 论东西文化的幽默》 发表于在汉城举行的第37 届国际笔会,是一篇用小品文、小故事串连而成的演讲辞,尽管它总体上独立成章、互不沟通,但细细品味后,方知它有其独特的内在韵律、内在逻辑。我们在不经意中能掌握许多幽默的理论知识。这是一篇有虚、有实、庄谐相济的佳作。

分享到:
文章Tag: 文化,精神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资讯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