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处理 office快递 公文课堂 名篇佳作 商务英语 英语欣赏 法律法规 法律文书 商务礼仪 职场礼仪 人在职场 时尚生活 办公软件
综合应用 工作手记 实用范例 写作知识 商务写作 休闲英语 地方法规 法律知识 外事礼仪 各国礼仪 饮食男女 休闲驿站 工具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 » 写作在线 » 名篇佳作 » 从新文学转到历史文物 1980 年11 月24 日
从新文学转到历史文物 1980 年11 月24 日
  •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0-11-27 22:01:18 来源:网鹿在线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
[导读]我是1903 年生的,1922 年到了北京。这之前,我当了五年小兵,当时所见的对我以后的写作有密切的关系。

       我是1903 年生的,1922 年到了北京。这之前,我当了五年小兵,当时所见的对我以后的写作有密切的关系。这段时间,正是近代中国史上所说最混乱、腐`败的军阀时代,从地方上很小的军阀以至北京最大的军阀的起来和倒台,我都有比较清楚的印象。


      刚到北京,我连标点符号都还不知道。我当时追求的理想,就是五四运动提出来的文学革命的理想。我深信这种文学理想对国家的贡献。一方面或多或少是受到19 世纪俄国小说的影响。到了北京,我就住到一个很小的会馆,主要是不必花钱。同时在军队中养成一种好习惯,就是,没有饭吃全不在乎。这可不容易,因为任何的理想到时候都要受损伤的。但是我在军队久了,学得从来不因为这个丧气。这也就是后来往到了北京大学附近,很快就得到许多朋友赞许的原因。

 

      北京的冬天是零下10 几度,最低到零下20 多度,我穿着很薄的单衣,就在那里呆下去了。别人不易了解,在我而言,却是很平常的。我从不丧气,也不埋怨,因为晓得这个社会向来就是这样的。当然,仅是看看《 红楼梦》,看看托尔斯泰的作品,是不会持久的。主要是当时一些朋友给我鼓励和帮助,包括三个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和农业大学。当我实在支持不下去的时候,我就靠着他们,做个不速之客。在这种情况下,有许多对社会有更深了解的人都觉得非革命不可。我是从乡下来的,就紧紧地抓着胡适提的文学革命这几个字。我很相信胡适之先生提的:新的文体能代替旧的桐城派、鸳鸯蝴蝶派的文体。但是这个工作的进行是需要许多人的,不是办几本刊物,办个《 新青年》,或凭几个作家能完成,而是应当有许多人用各种不同的努力来试探,慢慢取得成功的。所以我的许多朋友觉得只有“社会革命”能够解决问题,我是觉悟得比较晚的,而且智能比较低,但是仍能感觉到“文学革命”这四个字给我印象的深刻,成为今后文学的主流。按照当时的条件来讲,我不可能参加这样的工作,我连标点符号还不懂,唯一的可能是相信我的一双眼睛和头脑,这是我早年在军队生活里养成的习惯,对人世的活动充满了兴趣。


      恰好住的地方是北京前门外一条小街上,向右走就是文化的中心,有好几百个古董店。现在看来,可以说是三千年间一个文化博物馆。大约巧分钟就可从家走到那里,看到所要看的一切。向左边走20 分钟又到了另外一个天地,那里代表六个世纪明朝以来的热闹市集,也可以说是明清的人文博物馆。因为这个时期仅仅隔宣统逊位12 年,从17 世纪以来,象征皇朝一切尊严的服装器物,在这里都当成废品来处理,像翡翠、玛瑙、象牙、珍珠等,无所不有。一面是古代的人文博物馆,上至三四千年前的东东西西;一面是前门的大街,等于是近代的人文博物馆,所以于半年时间内,在人家不易设想的l 清形下,我很快学懂了不少我想学习的东西。这对我有很深的意义,可说是近30 年我转进历史博物馆研究文物的基础。因为,后来的年轻人,已不可能有这种好机会见到这么多各种难得的珍贵物品的。


      按照社会习惯来说,一个人进了历史博物馆,就等于说他本身已成为历史,也就是说等于报废了。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机会,可以具体地把六千年的中华文物,劳动人民的创造成果,有条理有系统地看一个遍。从个人来说,我去搞考古似乎比较可惜,因为我在写作上已有了底子;但对国家来说,我的转业却是有益而不是什么损失,因为我在试探中进行研究的方法,还从来没有人做过。


      我借此想纠正一下外面的传说。那些传说也许是好意的,但不太正确,就是说我在新中国成立后,备受虐待,受压迫,不能自由写作,这是不正确的。实因为我不能适应新的要求,要求不同了,所以我就转到研究历史文物方面。从个人认识来说,觉得比写点小说还有意义。因为在新的要求下,写小说有的是新手,年轻的、生活经验丰富、思想很好的少壮,能够填补这个空缺,写得肯定会比我更好。但是从文物研究来说,我所研究的问题多半是比较新的问题,是一般治历史、艺术史、作考古的,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机会接触过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这个工作若做得基础好一点,会使中国文化研究有一个崭新的开端,对世界文化的研究也会有一定的贡献。因为文化是整体的,不是孤立的。研究的问题上溯可到过去几千年,但是它新的发展,在新的社会,依然有它的用处。这并不是我个人有什么了不得的长处,主要还是机会好,条件好。在文物任何一个部门:玉器、丝绸、漆器、瓷器、纸张、金属加工… … 都有机会看上十万八万的实物。那时又正当我身体还健康,记忆力特别好的时候。可惜我这次出国过于匆忙,没来得及带上一些小的专题来与各位讨论。若将来有机会我能拿我研究中比较有头绪的一二十个专题来,配上三五十个幻灯片,我相信各位一定会有兴趣的。


      许多在日本、美国的朋友,为我不写小说而觉得惋惜,事实上并不值得1 碗惜。因为社会变动太大,我今天之所以有机会在这里与各位谈这些故事,就证明了我并不因为社会变动而丧气。社会变动是必然的现象。我们中国有句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中国近30 年的剧烈变动情况中,我许多很好很有成就的旧同行、老同事,都因为来不及适应这个环境中的新变化成了古人。我现在居然能在这里很快乐地和各位谈谈这些事,证明我在适应环境上,至少作了一个健康的选择,并不是消极的退隐。特别是国家变动大,社会变动过程太激烈了,许多人在运动当中都牺牲后,就更需要有人更顽强坚持工作,才能够保留下一些东西。在近30 年社会变动过程中,外面总有传说我有段时间很委屈、很沮丧;我现在站在这里谈笑,那些曾经为我担心的好朋友,可以不用再担心!我活得很健康,这可不能够作假的!我总相信:人类最后总是爱好和平的。要从和平中求发展、得进步的,中国也无例外这么向前的。
      选自《 沈从文文集》 

 

作者简介:沈从文1903 一1988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生于湘西农村,小学学历,完全靠自己的奋斗成为著名作家。解放后,一度退出文坛,转而致力于文物研究工作,一变而为颇有成就的学者。他的一生遭遇坎坷,充满传奇色彩,国内外对他没能从事文学创作有着不少猜测。


      在美国圣若望大学演讲时,沈从文非常平静、淡泊地回答了听众的这方面问题,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崇高风范。 

 

      他用回忆叙事的方法,夹杂着谐趣、哲理性的议论告诉听众,他从事写作、从事文物研究都和社会经历、社会运动分不开。他把从文学转向古代文物研究的原因推辞为“社会变动太大”。人们对他始终站在祖国立场上,淡化个人的宽阔胸襟,肃然起敬。他言隐意明的说法正体现了幽默的本质,许多引人深思的问题留给听众自己去品陋。他在谈文物研究工作时,调侃的语气逗人捧腹,例如:他以《 二十五史》 为例,说明“文献是固定的、死的,而地下出土的东西却是活的、第一手的和多样化的”。类似的妙析还有几处,讲得既通俗又幽默。总之,沈从文演讲善于营造出一种温和、淡远的情境,给人以幽默的联想。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资讯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