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通过针对家庭暴力的法律草案 批准"电手镯"试验
-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0-7-15 16:47:18 来源:互联网 【字号: 大 中 小】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次
[导读]法国国民议会(议会下院)继法国参议院(议会上院)之后,于29日全票通过一项针对家庭暴力的法律草案。至此,法国议会正式通过了这项旨在减少和杜绝家庭暴力的法律草案。
新华网巴黎6月29日电(记者尚栩)法国国民议会(议会下院)继法国参议院(议会上院)之后,于29日全票通过一项针对家庭暴力的法律草案。至此,法国议会正式通过了这项旨在减少和杜绝家庭暴力的法律草案。
今年2月,法国国民议会曾通过了该法案,但由于法国参议院在进行审议时对一些内容进行了修改,法国国民议会不得不对这项法案进行再次审议。
新通过的法律草案主要包括3项创新内容,即准许法官使用“保护裁定”,确立“精神暴力”罪名以及批准进行“电手镯”试验。
据法国媒体报道,“保护裁定”是指当遭遇家庭暴力、强迫婚姻或性暴力的受害者向司法机构请求帮助时,法官可即时裁定受害者与施暴者分开生活,并裁定孩子的临时抚养权。“保护裁定”期限为4个月,如受害者在此期间决定离婚,则“保护裁定”期限还可获得延长。
此外,这项法律草案还批准进行为期三年的“电手镯”试验,即给家庭暴力的施暴者佩戴“电手镯”。“电手镯”大小与一般手表无异,施暴者将被要求把它戴在手腕上,潜在受害者拥有一个感应器。这套设备通过GPS和一个控制中心工作:当潜在受害者有可能受到暴力侵害时,其所拥有的感应器便可发出报警信号。
数据显示,法国家庭暴力问题比较严重,其中多数受害者是妇女。2008年,法国有156名妇女死于家庭暴力。从2006年至2008年,法国共有33万名妇女遭遇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
新法案规定夫妻间言语施暴也可入狱 法国首开心理暴力为刑事犯罪先例柳阎 稿件来源: 法制日报环球大视野心理暴力是许多现代家庭都会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法国议会近日通过一项法律把心理暴力定义为刑事犯罪,违法者将可能锒铛入狱并受到高额罚款,还可能戴着电子手镯过日子。然而利用法律手段真能解决这一难题么,实施起来又会有什么困难呢心理暴力也成为刑事犯罪近日,法国议会通过一项新的法案,明确将夫妻或同居者之间恶语相向、言语威胁、侮辱等等“心理暴力”行为定义为刑事犯罪,违法者最高将会面临三年牢狱之灾和7.5万欧元(约合62万人民币)罚款。法国由此成为世界上首个认定夫妻或同居者之间的“心理暴力”为刑事犯罪行为的国家。
月29日,这项首创全球先河的法案在法国国会议员中最终获得全票通过。法案中把“心理暴力”行为定义为:不断重复地采用语言或其他诡计,致使对方生活品质降低,造成对方精神或心理状况发生不良改变,这其中也包括不断重复的侮辱性手机短信。
新法案把对伴侣的粗鲁抨击、讽刺挖苦、无理指责、暴力威胁等都划归至心理暴力范畴,初次违反者将受到警方的一次警告,“惯犯”将面临罚款甚至被判入狱。
法案还规定,将进行一个为期三年的实验,效仿西班牙,强制心理暴力的施虐一方戴上电子手镯,这种电子手镯与手表一般大小,当其过于接近受害者时,后者身上的感应器便会发出报警求救信号。这样做是为了确保他们远离受害者,不会继续对其进行心理虐待。
此外,法国政府还将就新法案为基层警员进行有关心理暴力知识方面的培训,以使他们能够熟练处理和分析此类案例。
男女双方都可依此法维权该法案的起草者是64岁的社会学家达尼埃尔·布斯凯以及60岁的法国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成员之一——盖伊·若弗鲁瓦。法律草案不仅获得跨党派的30名议员支持,还在其公布后得到政府高层的青睐。法国总理菲永更认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进步”,并把草案称为“一个重要的国家考虑”。菲永表示,该法案可以使当局对那些“虽没有留下肉眼可见的踪迹,但却给受害者内心造成巨大伤害的最隐秘的情况”进行处理。
该法案可适用于夫妻之间、同居伴侣之间,男女双方都可依据该法维护自身权利,也就是说男士们也有权投诉妻子。但法国的议员们也承认,由于心理暴力的受害者主要还是女性,所以此法的设立初衷也是更多地保护女性利益。
法案的两位起草者透露,在法国,每2.2天就有一名妇女因为家庭暴力而死亡。社会学家布斯凯还补充说,在夫妻和伴侣之间,百分之九十的家庭心理暴力受害者都是女性。
邮件短信诊断证明均为证据对于心理暴力的危害性,法国家庭事务部长纳丁·莫雷诺这样说,“不仅拳头能构成伤害,口出恶言也构成伤害。”她说,“法国的妇女协助热线每年都会接到9万名妇女电话求助,其中有84%的事件都和家庭心理暴力有关。”
法国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两年中,有67.5万名法国妇女受到家庭心理暴力的迫害,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有166名和156名妇女因此而离开这个世界。
根据莫雷诺的解释,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可以传召目击者出庭作证,医生开具的精神压力疾病诊断证明也可作为证据,夫妻双方的书信、邮件、短信或重复的讯息等也可作为法官判决的依据。
界定难取证不易裁决更难虽然上述多种物证都可作为法庭上法官判决的依据,但是目前有关心理暴力的案件仍然将面临三大难:界定难、取证难、裁决难。
不可否认的是,这项法律得到了执政党和在野党的跨党派支持,也受到一些妇女权益保护组织的欢迎,认为新法有助于保护妇女免受精神困扰和暴力威胁,但是目前有关法案最为集中的一点意见是:法律的定义太过模糊,从而难以准确判断哪种行为是心理暴力而哪种行为不是。
有些法官更直截了当地提出新法律“不适用于实际情况”,从而质疑其可行性。他们担心在具体的案件审理中难以界定侮辱言语的程度、难以证明其是否属于施加心理暴力的范畴。
心理学家伊里戈扬也在肯定这一法案重要性的同时认为“法案必须明确表述,以防出现错误执行。”但在法律中明文规定夫妻间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可以说,几乎不太可能。因此有批评者挖苦说:“如果夫妻间不小心发个牢骚之类的,就会被理解成心理暴力的话,那么以后监狱都要扩建了。”
由于法国是世界上首个界定心理暴力为刑事犯罪的国家,因此在此类案件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经验的地方实在不多。法官在处理类似案件时怎么把握判决尺度是一个难题,更需要在今后的实际案例中探索。
法国如何界定心理暴力“不断重复地采用语言或其他诡计,致使对方生活品质降低,造成对方精神或心理状况发生不良改变,这其中也包括不断重复的侮辱性手机短信。”
小故事: 一位心理暴力受害者的自述一位曾经深受心理暴力虐待之苦的法国女性加布里埃尔,在得知法国国民议会通过有关心理暴力的法案时惋惜地表示,“如果在我受到心理暴力的那个时候,国家就出台了相关法律,我一定把那个家伙(曾经的同居伴侣)告到法院。”
但是加布里埃尔也承认,尽管她曾真正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即使那时候有相关法律的保障,要想搜集她受到心理暴力的实际证据也非常困难。
她表示,这是由于种种矛盾和冲突只发生在他们两人独处之时,“他几乎从不当着其他人的面说我什么。”但是,一旦单独相处,就经常会遭到言语上的侮辱。
不得不承认,加布里埃尔的境遇是目前许多遭受心理暴力受害者实际面临的情况。许多支持心理暴力新法案的人士都在思考,法庭怎样才能在没有实际身体伤害的情况下,搜集到一宗家庭心理暴力伤害案件的足够证据。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