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我赞成这种观点:文学不是说教。说教的任务,应该由教科书或哲学书去完成。
当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厚实、细腻而又十分艺术地融入到鲜活的意象、形象、具有独到发现的情节中去的时候,他写出的作品才是有价值和分量的,才可称为诗或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
十一
诗是生命之河绽放的浪花、发出的涛声。
经历平淡的作者,他写出的作品必然浅薄。
生活道路坎坷、曲折的作者,他写出的作品必然深刻,容易打动人心。
十二
请向水库学习积淀。
水库,向天地敞开胸襟,接纳雨雪溪水有名和无名的河,把能量汇集,深沉自己。
它轻易不发言,而一旦把表达的闸门打开,却像瀑布一样在歌唱,惊天动地。
十三
早在1985年,著名作家贾平凹来平凉讲课时,就文学创作打过一个比方,他说从事文学创作好比登山,刚开始很难,累得人气喘吁吁,难免有掉队的,但只要你登上山顶,上面就平坦多了。
十四
稍微有点文字功底的人都可写散文,但要写出意味和深度就不容易了,写出美文更不容易。散文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美和哲思的高度。浓烈的感情,对人生独到、透彻的感悟,敏捷、漂亮的文采,丰富的阅历,是构成好散文的要素,缺一不可。作者的心底还要善良,对世事要有敏感的观察力,否则你无法写散文。所以,真正的艺术,产量不会很多。像朱自清写了好多散文,真正流传下来的只有不多的几篇,如《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等。对于一个有灵性的作者来说,只要坚持了,就会有所收获,否则将半途而废。
十五
在我的生命中,生长着一棵叫阅历的树。有时,从我的笔端会飘出一两句哲思悟语,它们如一两枚叶片,看似很小,但却带出一棵树的气息。
十六
四川籍作家唐大同以写豪放的散文诗闻名于我国诗界,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有诗集、散文诗集《日照大江流》、《希望的国土》、《河流,漂着古老的传说》、《我思念着白云》、《大江东去》、《严寒,冻不僵的旗》、《远方》、《唐大同散文诗选》、《大旗在风中飘逝》等。
十几年前,我到成都参加由《散文诗世界》杂志举办的全国散文诗创作笔会时,我拿着自己稚嫩的作品请教于他,记得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现在还年轻,作品不成熟是难免的,只要你坚持下去,随着你人生阅历的丰富,作品自然就会成熟、深刻起来的。”
当时,我觉得他说这番话只是一种善意、宽厚的鼓励。但现在看来,我逐渐取得的成绩恰好验证了他所说的话是有道理的。
所以,我也想对初学写作的朋友说,当你写的作品尚不成熟时,别着急,慢慢来,只要你不放弃,勤学善思,你终会写出好的作品来。
十七
这个夜晚,又从稿格中漏掉。
我没有捕捞到活蹦乱跳的喜悦。
让台灯熬红眼睛的付出所换来的,是一烟灰缸香烟的灰烬——那都是报废的思索。
疲惫的我,走向睡眠的港湾。
梦里,我还在撒网......
十八
双手不被劳动占据的时候,一根接一根香烟就来占据我的食指和中指。
这时,我会成为自己的观众,在烟雾缭绕中观看由记忆重播的那部名叫往事的电影。
这时,我掂不出时间的重量,任由它被一粒火星一截一截烧成灰烬。
突然,我狠狠地摁灭烟蒂,那是因为我意识到,被我从指间弹落的,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十九
用着了拉入怀,用不着了掀下崖(当地人读ai)。
这是多么生动的语言,一针见血地勾画出了见风使舵、势利小人的嘴脸。
这是来自民间的语言,但却是最本质的文学语言,有形象,更有力度。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