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人们喜欢用“有钱能使鬼推磨”来说明金钱之万能,这句话几乎成了大家的口头禅。
以前我在粮食单位上班时,一位女同事就“金钱万能”说了一句更精辟的俚语:“有钱能让精脚鬼上皂角树!”
嘻嘻,听她这样一说,我笑了,多好的民间俚语啊,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我在故乡西安农村生活过10年,对皂角树是非常熟悉的。那年月,村里人穷,买不起肥皂,就从家里种的皂角树上摘下一两个紫黑色的皂角撕碎当肥皂来用。而皂角树上,可是长满了尖利的刺的。
你想,有钱能让光着脚板的鬼不顾刺扎的危险爬皂角树,那金钱的诱惑力该有多大啊。
难怪,被写进《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作家赵树理曾常说:“群众的语言最丰富”。
二十一
在电视上看《聊斋志异》片子的时候,我想到了一个写作技巧“借尸还魂”。
在蒲松龄笔下,那些死亡的人,一旦有游荡的灵魂依附了尸体,就会死而复生。
作家在创作时,为了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从抽象变为具象,甚至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形象,往往也会借助自然界的万物来作为自己思想感情的喻体,然后“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这就叫“借尸还魂”之法。
需要注意一点的是,你必须找到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自然界事物的相似点或说交接点,才能使“借尸还魂”之法达到预想的效果。
二十二
最近,灵台县文联计划编辑出版两部写灵台的散文集和诗集,文联常务副主席、甘肃著名诗人邵小平向我约稿,让我再写一些以灵台的山川风物为题材的诗歌。之所以说是“再”写,是因为此前我已经交了几篇散文作业。说老实话,我虽然擅长写散文诗,但对写诗是不在行的。不过,盛情难却,我还是断断续续写了,后经几次修改,形成了一组7首诗《行吟灵台大地》,自我感觉还比较满意,里面写到自然、人文、历史很多东西。
那么,我为什么又会写诗了呢?我想,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基础:
一、散文诗也是诗,具有诗的内核,如何把握诗意和语言,我修炼了多年。
二、我多次去过灵台县,有时是为了采访,有时是和邵小平他们采风,对灵台比较熟悉,灵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所保持的自然山川原生态魅力,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从感情上来说,我喜欢这个宁静的县城,喜欢那里朴实的热爱文化的人。
因此,正如我对邵小平说,你的约稿勾起我的诗情了。
由此看来,有时写作还是要“逼”的。
二十三
这是因写《行吟灵台大地》引发的话题,即:写作要有储备。
如果我没有上述三个方面的积累,这组诗绝对是写不出来的,更不要说质量了。
二十四
曾读过一篇论画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如画龙,无须泥实地画出龙的全貌,仅在云雾里画一鳞半爪,龙便呼之欲出了。”
我认为这画“龙”的技法,正道出了散文诗创作的真谛。这就是说,散文诗不喜欢对生活进行表象的临摹,它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触摸生活的本质。它要一针见血地表现自己所要表现的东西,因为短小的篇幅不允许它像小学老师给学生讲1+1=2似的啰嗦,它更像大学教授,以启发为重,而把大量时间留给大学生们自学。它是省略、暗示的艺术,它借有一定生活经验的读者的悟性和想象力来完成自己最终的创作目的。它常用的语言符号是意象,以意象取代生活中的具有现场感的细节(这是和散文创作最不同的一点,散文强调现场感和细节),因此,它有可能会被人误解,说它没有表现社会、人生。其实,它所说的每一句话,无不烙下社会、时代、人生的印记,正如酒,由粮食酿造,但从酒里,你却看不到粮食的影子。
二十五
大凡体育团体都有级别之分,如一个篮球队或足球队,有县级队、市级队、省级队、国家队。在县级队的运动员如果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有可能就会被选拔到市级队、省级队乃至国家队。同样,作家协会也有和球队一样的级别之分,它们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的梯次,使写作者在潜意识中有一个“攀登”的趋向。有的人随着创作成绩的积累,沿着阶梯一步一步地登高,最终步入中国作协的殿堂。有的人写了一辈子,还在第一层台阶上盘旋。但你不能说,这些人的存在就没有价值。其实,他们照样有自己的读者群,只不过读者范围也限定于当地、欣赏层次低些罢了。这就好比当地由中老年秦腔爱好者组成的秦腔自乐班,时不时会参加一些政府部门组织的节庆活动,平时则到广场、公园或临街门店去“献艺”,竟能引得一群人围观,免费听他们“吼秦腔”,过罢戏瘾。业余作者也是这样,写了多年文字,用积蓄出一本集子,印个一二千册,个别人通过关系和单位卖了,还能赚点钱,大多数人都是赔钱送人,只落得个“出了书”的虚名。不过,这也了不得,如果你在当地有了一定的名气,同样会被一些“粉丝”崇拜,多少有点荣耀感。
二十六
任何事情都有鱼目混珠现象,文学圈也不例外。一些人想当官,却没能走通仕途;想发财,但做生意也是失败,不得已,才开始舞文弄墨,以安抚受伤的心,缝补残破的梦想。在这种人里面,个别人因为经历丰富,也有一些艺术细胞,就把作品写成功了,成了作家;也有个别人,尽管没有多少建树,但在当地,由于和作协领导很熟,便经常被邀请参加一些文学交流活动,甚至会谋得一个头衔,时间一长,也貌似了文人。
二十七
自从有了一个秘密,我变得小心翼翼。就像一只叼到一块肉的乌鸦,不敢啼叫,怕一张嘴,就会失掉了那块肉。
二十八
这是刚收割了麦子的一块地,因为一览无余,躺在地里的一块拳头大的石头便被我注意到了。
土地刚分娩完粮食,一定很累,压了这么一块石头,也肯定不舒服,于是,我就走过去将这块石头捡起给扔到地边的草丛里。但是,扔了石头我又后悔了,因为我发现这块石头原来是一群蜈蚣的家,它们栖息在石头下面,当“家”突然失踪,便都惊慌地四处逃窜,有可能会成为麻雀的食物。
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有时,你给别人付出一份善心,未必就有好的结果。
二十九
就写作问题,我曾经和诗人邵小平交流过。他说过一个观点“一村一品”,即:如各乡镇因地制宜培养确立一个项目,各村社根据实际兴办一个产业,形成各自的发展优势和特色产品,以此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从事文学创作,不一定啥写作手段都要掌握,用功于一种形式,写小说的专门写小说,写散文的专门写散文,写诗歌的专门写诗歌,只要写精,写透,写出好作品来,同样会有所建树并能够立足于文坛。
是这样的,对一个作家来说,不在于你掌握多少写作方法,而在于你写没写出好的作品。这是创作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